先行调解:“调”出合力“解”得民心 发布时间:2025-06-12 09:40:50
近日,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法院友谊人民法庭充分运用“先行调解”机制,在法官专业引导与调解员耐心沟通的双重推动下,成功化解两起民事纠纷,切实提升多元解纷质效,探索出一条诉调融合、高效便民的解纷新路径。
原告杨某与被告张某因交通事故引发赔偿纠纷。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但双方就误工费迟迟未达成一致。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臧同亮经研判认为双方分歧并非不可调和,本着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缓和双方对立情绪的目的,在确认双方调解意愿后,臧同亮启动了“先行调解”程序,委托驻庭人民调解员许大姐协同沟通调解。
臧同亮与调解员许大姐对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将案件调解策略确立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臧同亮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向许大姐详细讲解误工费认定标准,为调解方案提供专业依据。调解过程中,许大姐多次与双方沟通,细致倾听诉求、耐心疏导情绪。在法官的专业指导和调解员的真诚努力下,原被告最终握手言和,被告当场给付全部误工费,案件圆满结案。
原告赵大爷年逾八旬,与老伴刘大娘于2005年登记结婚。因赵大爷年龄较大,身体不好且睡眠差,刘大娘无力照顾,于是将赵大爷送至养老院,赵大爷认为双方感情破裂,要求离婚。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吕春辉在充分考量当事人年龄、情感因素及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先行调解+调审联动”模式,对这起家事纠纷进行柔性化解。
吕春辉与调解员许大姐协同配合,许大姐从“背对背”调解入手,深入了解两位老人的生活现状与情感情况。许大姐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刘大娘因长期照护赵大爷而身体抱恙,才不得已由子女安排其入住养老院。掌握关键事实后,吕春辉适时介入,从法律的角度对双方的诉求进行了分析,引导当事人理性思考后果。双方在情与理的共同推动下,情绪得以缓和,最终通过调解协议离婚。事后,刘大娘特意向法院发来感谢信息,对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及赞赏。正如吕春辉所说:“调解不仅要依法,更要讲情。要让当事人知法明理,也要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互相理解,这样才能让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先行调解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友谊法庭以实质性解纷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全程跟踪调解机制,在法官专业指导下,调解员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实现调解的“柔”与审判的“刚”有机融合,形成解纷合力,提升办案质效。今年以来,友谊法庭开展委托先行调解82件,调解成功28件。
下一步,萨尔图区法院友谊法庭将持续聚焦群众司法需求,优化调解衔接,不断拓展“诉调融合”新实践,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