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调解“刑附民”实质解纷促和谐 发布时间:2025-05-30 09:03:40
近日,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件。在处理附带民事赔偿问题时,承办法官孙海丹在充分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耐心调解引导当事人理性协商,妥善解决赔偿争议,切实保障了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被告人张某在倒车过程中因未尽瞭望义务,不慎将行人王某撞倒,致其当场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王某无责任。案件移送至法院后,被害人家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相关经济损失。本案案件事实较为清楚,但双方在民事赔偿问题上分歧较大。张某年逾六旬,无固定职业,经济能力有限,难以承担高额赔偿;王某的家庭因突遭变故也陷入困境,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情况,承办法官孙海丹和法官助理苏东坡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分头开展“背对背”调解,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力求找到情理法的平衡点,随着调解工作的深入推进,双方当事人情绪逐渐稳定,原本难以调和的矛盾也开始出现松动。孙海丹趁热打铁,随即组织进行“面对面”调解,进一步推动争议尽快解决,原告方就经济赔偿的解决方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做出了让步,但被告人亦表示在短时间内无法筹集资金,调解又一次陷入僵持状态。时隔十日,孙海丹再次组织双方进行第二次调解,向双方剖析案件情况,分别开展细致沟通,双方在孙海丹的耐心调和下,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被告人赔偿原告方全部民事损失,取得原告方谅解,原告方撤回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家属也真诚地向被害人家属赔礼道歉。最终,法院考虑各项情节,依法对被告人判处适用缓刑。
此次调解成功,是萨尔图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高效化解矛盾的生动体现。下一步,萨尔图区法院将继续做好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工作,积极探索矛盾实质化解路径,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