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社会稳定、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肩负的重要职责,更是新时代司法工作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以“法护‘未’来”品牌建设为抓手,围绕离异家庭子女权益保障这一重点领域,探索形成“提示卡+普法宣传+判后回访”全链条守护模式,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关口不断前移,为离异家庭未成年人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
面对离婚案件中未成年人权益易被忽视的现实痛点,萨尔图区法院民一庭与区民政局共同制发《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提示中明确指出即使婚姻关系解除,父母依然有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与保护的法定义务,不依法履行义务的,将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提示父母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妥善处理抚养、探望、财产分割等事项。这张提示卡直击社会关切,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责任清单”,为离婚夫妻敲响“护苗”警钟。
在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每一对申请离婚的夫妻都会收到一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人员耐心叮嘱其关注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切实履行好法定责任。与此同时,民一庭法官定期在婚姻登记处驻点开设“离婚法律小课堂”,用真实案例剖析子女可能面临的心理创伤、探视障碍及抚养纠纷,让原本“冰冷”的离婚流程,多了一份“温暖”的关怀与思考。
每一起涉及未成年人抚养关系的离婚案件,都是一次“护苗”的实践课堂。民一庭实行“提示卡+释法课”双轨并行机制,法官在庭审中随案发放提示卡,并围绕“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开展庭前、庭中、庭后全流程释法与调解工作。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条文,明确不直接抚养一方的探视权利、抚养费用及教育陪伴责任。针对未成年人可能遭受家庭暴力或安全威胁等特殊情形,萨尔图区法院同步联动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护令机制,提供及时有效的司法保护。
萨尔图区法院民一庭将与民政等部门深化合作,探索构建离婚纠纷困境儿童信息互通机制,对离婚后出现抚养缺失、监护侵害等情形的家庭,及时启动“司法干预+民政救助”联动程序,联合引入法律援助、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专业力量,为离异家庭提供“定制化”亲子关系修复方案。
婚姻关系的解除不应成为亲子责任的“断档点”,司法不仅要定分止争,更要让法律成为修复亲情的纽带。自“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机制实施以来,萨尔图区法院已累计发放提示卡200余份,开展驻点法治教育活动5次,成功调解涉未成年人离婚纠纷案件37件,有效降低了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负担和权益风险。
下一步,萨尔图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家事审判机制,把《关爱未成年人提示》纳入审判全流程,建立“立案发放—庭审释明—判后回访”闭环模式,联合民政部门对重点家庭开展“定期关怀”,以更温暖、更贴心的司法服务,填补离婚家庭的“爱之空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羽翼”下向阳生长。